-
经络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图
《灵枢·本输》云:“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的“经” 有“经过” 之意,脏腑如电瓶,经络如电线。手之三阳,自手至头(主升),足之三阳,自头至足(主降);手之三阴,自胸至手(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至胸(主升)。“手阳生足阴生手阴降足阳降”三阳者:阳...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28 0
-
艾灸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灸的特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艾炷着肤灸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炷灸分着肤灸(亦称直接灸)和隔物灸(亦称间接灸)二类。本章仅讨论着肤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区皮表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还称明灸、着肉灸。是我国最早应用的灸疗方法。 所谓艾炷,是指将艾绒团成一定形状的艾丸,供灸治用。古代,艾炷形状有圆椎形、牛角形和纺锤形等多...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压灸 艾灸的正确方法
【概述】 压灸,是指艾炷或艾制物在直接灸的过程中采用反复压灭的方法来达到治病目的一种灸法。其中,艾条压灸法,如太乙神针等,我们将作专节介绍。本节所称的压灸,严格地说,也可归属于无瘢痕灸法。 &...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无瘢痕灸
【概述】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从古文献考证,古代医家多主张用瘢痕灸,无瘢痕灸的兴起当是近现代的事。这是因为古代医家认为形成灸疮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如《针灸资生经》指出:“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近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方医学的传入,瘢痕灸所带来的剧痛、...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瘢痕灸法
【概述】 瘢痕灸法,又称化脓灸。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可以说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晋唐时期最为盛行,不仅在医籍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写道:“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痕瘢”...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隔姜灸
【概述】 隔姜灸,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隔碗灸
【概述】 隔碗灸法,又称碗灸。是一种直接将碗覆于患乳治疗急性乳房炎的疗之法。首见于《外科正宗》,提到:“治乳肿妙方:灸乳肿痛方来异,恼怒劳伤气不调,将碗覆于患上灸,诸般肿痛寂然消。”方法颇为繁复:“治气恼劳,或寒热不调,乳内忽生肿痛。碗一只,内用粗...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隔纸灸
【概述】 艾炷隔纸灸首见于宋·《普济方》,主要用于咳嗽、咯血等,“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住艾烟,呼吸令...
艾灸疗法
-
查看全文
admin 2020-08-14 0
- 关于我们
-
欢迎微信咨询
- 最近发表